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曹荣军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团队|计算机名师工作室 > > 正文
说课稿:制作施工验收记录表
作者:曾波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2404    更新时间:2012/6/25 20:03:54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制作施工验收记录表,下面我将从以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等八个方面展开本次说课。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是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由马成荣老师主编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学习好本课程为其它学专业科如《建筑CAD》《工程算量》等课程奠定基础。

我所说的课题选自教材的学习领域四“精打细算的巧助手——Excel软件的使用”,本领域是继前面学习的WORD软件之后,本课程的又一个重点,根据教学大纲,按照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编排了这样五个项目,从认识Excel软件,并能用Excel制作各种表格,最终能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管理,本次课是该领域的第二个项目,在认识Excel,会创建规则表格后进一步学习创建不规则表格,并会在表格中输入不同类型数据信息,为后面数据计算、分析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为中职一年级建筑施工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建筑专业的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技能方面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掌握了Word文档的操作,初中阶段接触过Excel软件,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具备学习应用软件的能力,但存在畏难情绪,缺乏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精神。

下面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首先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课前收集的表格,让学生充当资料员,布置任务,模拟现场,再通过观察、讨论、思考,如何利用Excel软件制作表格来分析任务,最后通过竞赛,以岗位式的要求设计完成任务,锻炼自己未来的职业能力。

设计意图:把所学知识与专业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坚持“做中学,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情境教学法:)课堂导入环节上,采用了情境教学法。

(任务驱动法:)课堂核心环节上,以任务驱动法为主。

(讲解演示法:)通过比较式教学、讲解演示,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综合能力。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页眉和页脚的设置方法

了解数据的类型

掌握精确设置行高列宽的方法

技能目标:会根据实际设计出含有多种数据类型的不规则表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创建不规则表格,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自主探究的能力

设置数据格式教学的重点

单元格格式设置,是学生操作的难点。

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前:(1)教师精心设计教案、学案、课件,准备教学设备。(2)学生互补分组,设立一名组长;(3)布置学生并对照学案课前预习,收集有关工程中使用到的表格。

这是本次课的任务时间安排表。本项目共2课时,其中任务实施占62分钟。

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以上教学设想,整个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法贯穿其中,围绕情境导入、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小结任务、拓展任务这样一条主线展开教学。下面我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一、情境导入

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各种建筑施工验收记录表,让学生了解表格在建筑专业中的广泛应用,逐步将学生带入资料员的角色,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明确本次课任务,建立一施工验收记录表。

二、分析任务

接着通过师生共同观察,分析验收记录表,将项目分为以下四个任务:

其中创建空白验收记录表,设置页面格式,页眉和页脚是第一课内容,创建、使用Excel模板文件,填写验收记录信息,备份数据是第二课时内容,具体时间安排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

设置意图:让学生明确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严谨有序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

三、实施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学习辅助平台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教师通过巡回检查、启发指导,培养学生“先思再做,做中学,做中积累”的学习习惯。

这是提供给学生的学习平台,下面给大家演示一下:

平台给出了每个项目中任务完成的操作视频。例如,这是本项目中操作视频,学生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这样一个学习资源有选择的进行学习,实现分层教学。

任务实施主要通过竞赛的形式完成,首先在小组内进行选拔,再将每组获胜者的作品进行评比,得出全班的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这样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赛前,我给学生先进行热身。

1.首先让学生观察、讨论,了解Excel中规则表格与不规则表格的关系。

2.再让学生回顾Word中添加页眉与页脚的方法,再来体验学习Excel中的操作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式教学,使学生更直观的掌握新知识,在体验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技能的提升。

3.做完热身后,我将展示比赛内容,讲明比赛规则,完成时间:50分钟;操作要求:成员间可以相互指导,不可替代别人完成任务,同时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4.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展开激烈的竞争,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任务,由组长负责组内协调和任务指导,在学生之间形成了互帮互学的学习氛围,发挥了组长的引领作用。

5.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借助学习平台自主选择学习,通过观看老师的视频,解决操作中的困难,实现分层教学,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6.操作时教师提醒学生及时学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填写到学习记录卡上,培养他们思考、积累的学习习惯。

7.在保存文档时,引导学生以模板的形式来保存文件,结合实践引导,并使用模板文件输入施工验收记录,让学生在使用模板的过程中体会模板文件在未来职业中的便捷。

8.当然,在学生操作时,教师要给学生悉心的指导和帮助,实时调整教学策略。

1)对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引导;

2)对学生的个别问题,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3对普遍出现的问题,教师讲解、演示

设计意图:教师实时引导、讲解、演示,突破教学难点。

9.通过竞赛,培养了团体合作精神,使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10.最后提示他们:及时备份数据,让学生学会常见的数据备份方法。

设计意图: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四、评价任务

首先在小组内选拔优秀作品上传到教师机上,其次教师通过凌波教学软件展示每件作品,引导学生结合评价标准对作品进行交流评价,由教师综合评价宣布比赛结果,接着通过对比别人的作品,学生参照学习记录卡对作品进行自评,再修改完善,最后通过网络打印机打印输出,提交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励学生精益求精、尽善尽美。

五、小结任务

结合学生打印的作品及精炼的板书设计,师生进行任务小结,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六、拓展任务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制作完成《地基处理检查记录》,

设计意图:设计必做与选做实现分层教学,巩固教学重点,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既有值得总结的经验,也有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

亮点:本节课我将学习内容与学生专业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借助学习资平台;

以竞赛的方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来设计完成任务,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索和团队合作的精神;

通过填写学习记录卡,培养学生思考、积累的学习习惯。

不足:

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部分同学小组合作意识淡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学习的道路并不平坦,教学的道路更需要实践,一堂成功的课,往往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睿智的启发和娴熟的操作,只有这样才会带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专家、评委能给我这样一个展示教学思想的机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连接 |

    版权所有:曹荣军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团队|计算机名师工作室  苏ICP备17006995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5961002292 技术支持:赛优网络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文昌东路1号   邮政编码:225400   工作室信箱:14049112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