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您现在的位置: 曹荣军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团队|计算机名师工作室 > > 正文
《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学习心得
作者:万玮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071    更新时间:2012/4/18 10:22:50           

戴士弘所著《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一书中,从职业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师职业教育能力的培训与测评两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界非常关心的微观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书中按照新的职业教育理念,给出了职业课程评价新标准的六个原则,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当前职业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详细介绍了职业课程教学如何进行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总结了一体化课程设计的特点。其具体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高职课程教学改革中必须遵循的六项原则:

(1)工学结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2)突出能力目标。

(3)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

(4)能力实训。

(5)学生主体。

(6)只是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2.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市场的高技能的职业人,不是面向考场的博学的读书人。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3.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走上职业岗位之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还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的应用知识。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

4.课程的单元教学是任何课程教学的基础环节。将课程内容按照实施的时间,划分成单元。确定每单元课程目标,然后精心进行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

5.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是我们按照先进指教观念提出的一个教学改革新观念。按照系统理论,一个系统的每个单元都好,整体不一定好。对于一门课的教学,尤其如此:每一堂自身合理的课,整体未必是最优的。要从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课程教学的设计进行整体优化。

6.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知识应用型为主。

(2)把课程从以理论思维为主,变成以能力训练为主。把课程内容从以教师讲授和课本知识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

(3)把学生被打动听讲,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环境条件为主。

(4)把课程评价从以老师讲过老师讲得好老师完成了教学进度为准。变成以学生有兴趣、学生的能力明显提高为准。

(5)教师不仅要讲必需的、够用的理论知识,还要带领学生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探索到知识,这才是真正的好课

鉴于以上几点,在进行课程单元设计中,我们要注意:

(1)将课程内容按照实施的时间划分为单元。确定每单元课程目标,首先要准确叙述课程的能力目标,然后确定相应的知识目标、情感目标、素质目标等。

(2)课程的评价标准和课程所有的活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3)选定每单元课程训练单项能力的任务。强化课程的实践环节,准备大量训练任务,进行反复训练。用各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践,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操作能力。

(4)设计能力的实训过程,确定演示、实训、实习、实验的内容,做好实践教学的各项准备。整个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目标,安排训练的项目任务,不是仅着眼于具体的拆平和任务。

(5)做好有关的知识准备。但首先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而应尽可能是系统的应用知识,。教师应当从实用出发,对原有的知识体系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的系统的改造。以课程任务的需求为主要依据,确定课程涉及的知识内容。于是,知识理论够用为度就有了实际可行的依据——以课程的项目任务为衡量基准。系统的知识不是不要,而是通常在完成任务之后,归纳总结出来。

(6)设计课程内容的引入、驱动、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教师要学会使用行动引导教学法。从直观实例开始,按照初学者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增加信息量,选择合适的台阶,小步快进,力争提高课堂效率。

(7)做好板书、演示、展示、示范操作设计和实物准备。

同时在进行课程建设中,专业教师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教,不要教的内容是根据毕业生职业岗位要求制定的,的内是按照知识体系或叙述体系设计的。课程教学必须以课程目标为准,不能以课本为准。

(2)要设计,不要照本宣科。对于课程教学而言,没有一本是可以照本宣科的,自己写的课本也不行。因为写书的逻辑与讲课的逻辑是不同的,从课本到课堂需要一个教学设计过程,就像从小说到电影需要写文学剧本和导演分镜头剧本一样。

(3)要应用,不要单纯知识。职业教育要求打破单纯传授知识,盲目积累知识的教学方式。突出能力目标就是要让知识为做事服务。

(4)要能力,不要单纯理论。在做事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这是高效学习的必由之路。那种盲目积累知识,以为有有了知识就有了能力的想法、做法都是极其幼稚的。

(5)要一精多能,不要泛泛应付。教师要有精品意识,要把自己有兴趣的课做好、做精。以这个课文中心,逐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和教学水平。

(6)教无定法。要认定原则,但固执坚守某种具体的模式和方法。课程评价则最终目标是效果,要鼓励创新。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职教院校改革的核心,是在学校创造企业环境和企业氛围,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要求师生;以企业理念、企业威化改革课程和教学;以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改革学院管理。

要建立高等职业院校,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就要学校与行业(企业)实现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探索建立校中厂校中厂等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切实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关闭窗口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连接 |

    版权所有:曹荣军信息技术教学创新团队|计算机名师工作室  苏ICP备17006995号-1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15961002292 技术支持:赛优网络 
    地址:江苏省泰兴市文昌东路1号   邮政编码:225400   工作室信箱:140491126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