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元月23日很荣幸参加了泰州市教育局组织的“泰州市职业学校校长、骨干教师研修班”的学习,聆听了泰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医术技术学院陈宜刚院长“关于如何做好社会培训工作”、南通中等专业学校张劲松副校长“关于如何做好一个校长”和沙洲工学院钱东东院长“关于如何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报告。下面谈谈我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使教育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形成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新教育模式。因此,我认为,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
在平时信息化教学中,我们要做到观念、组织、内容、模式、技术、评价、环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力求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要特别注意,进行信息化教学,主体对象是教学,信息技术是手段,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千万不能过分地强调信息技术手段,而忽视了教学的主体地位。因此,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要密切关注信息化教学,以便更好地上课。另外,信息化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之上的,其学习环境包含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个要素。信息化的教学模式着重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过程由讲解说明的进程转变为通过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媒体作用也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意义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用此来查询资料、搜索信息、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信息化教学模式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情境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强调协作学习的关键作用,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住信息化教学的特点,才能胜任信息化教学,出色地完成好教学任务,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